台北市衛生局昨公布市民十大死因,「惡性腫瘤」蟬聯榜首,每二小時就有一位市民死於癌症,十大癌症死因則以肺癌最多;另外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等疾病增加,降幅最多則是糖尿病和腦血管疾病。
衛生局統計室主任周怡芳說,罹患癌症死亡占十大死因首位,其他依序為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腎病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敗血症、高血壓性、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之疾病等。
周怡芳說,九十九年台北市民死亡人數一萬五千多人,死者平均年齡為七十三.七歲,去年死於癌症的市民共四千六百多人,平均一小時五十三分就有市民因癌症死亡,十大癌症死因以肺癌最多,其次為肝癌與結腸直腸癌。
十大主要死因標準化死亡率較去年減少者有六項,分別糖尿病、腦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心臟疾病、敗血病、惡性腫瘤;增加者有四項,分別為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之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肺炎。
衛生局進一步分析各年齡層主要死因,十五到廿四歲青年以事故傷害最多,占三成多,其次為惡性腫瘤與自殺死亡;廿五到四十四歲死因以惡性腫瘤三成二比例最高;四十五歲到六十四歲主要死因也是惡性腫瘤,比例高達四成六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