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UDN健康醫藥: 甲溝炎多因細菌感染及刺激物質引起

UDN健康醫藥
健康醫藥:精選不可不知的醫療常識以及最hot的生活議題,分為「健康話題」、「醫藥中心」、「美容兩性」、「生活話題」、「環保生態」等單元。

甲溝炎多因細菌感染及刺激物質引起
5 Jul 2011, 3:32 am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甲溝炎可能造成指甲溝附近腫痛甚至化膿。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監事陳曉鈞表示,甲溝炎是指甲周圍組織,包括兩側的旁甲溝,及底部的近側甲溝的發炎,可見紅、腫、痛甚至化膿現象。不只是感染,一些刺激物質如肥皂水、積留在甲溝中,也會形成慢性的刺激現象。

中醫師陳曉鈞表示,急性甲溝炎多因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所引起,初期可見局部發紅,稍微輕碰到就疼痛難耐,尤其在半夜更是明顯。2~3天後產生化膿現象,除了在指甲周圍,也可能一直延伸到指甲下方。而慢性甲溝炎,則是念珠菌及各式各樣雜菌都可能引起,指甲呈黃褐或黃綠且變形,產生如波浪狀凹凸不平、變白或變黃現象。也可能合併綠膿桿菌的感染,而讓指甲變綠。

陳醫師表示,一些刺激物,如肥皂水、廚房的湯湯水水可也都可能積留在甲溝中,形成慢性的刺激。另外,外傷也是誘發甲溝炎常見原因,當原本指甲與周圍甲溝間有小的缺損,病菌及刺激物質便得以進入,導致發炎。溼疹、凍瘡、乾癬、吸手指等,也都會誘發甲溝炎的形成。

中醫治療甲溝炎問題,應配合清熱解毒;袪濕。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監事陳曉鈞表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此症為「邪實正虛」所致,以致於抵抗力較差,所以才會不斷地反覆受感染。治療上應以「扶正去邪」為治療原則。

中醫師陳曉鈞表示,甲溝炎中醫內服治療,是以「扶正去邪」為治療原則,扶正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人體免疫力以避免持續反覆發作,去邪的目的是為了清熱解毒。而有濕熱的情形者,則要同時配合袪濕。如果早期覺察疼痛,患者可以先塗抹75%的酒精或者碘酊,配合服用清熱解毒的中藥,發炎會自行好轉消退;但如果治療不及時,病變處就會成膿、出現白點而變作慢性。

陳醫師表示,患者如果本身就素體弱,「扶正」藥方可用玉屏風散,或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系列,理中湯,黃耆建中湯,參苓白朮散等,調理後天之本脾胃,以增強免疫力。

另外,「去邪」方面以清熱可用黃連解毒,五味消毒飲,葛根芩連湯,溫清飲,等。而袪濕熱,則可用龍膽瀉肝湯,白頭翁湯,茵陳五苓散等藥方,依症狀加減使用。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