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氣溫轉涼、濕度漸低,中醫師張家蓓表示,以上因素加上秋天的燥氣重,易耗損人體津液,除了眼睛常感覺乾澀,也會有口乾舌燥情況,要調理可飲用添加黃菊花、枸杞及甘蔗汁、石斛等材料的茶飲,幫助明目退熱、潤燥生津,並可按壓睛明穴、液門穴等穴位活絡循環,緩解眼、喉部的乾燥不適。 報導╱張佩玉、張雅淳 攝影╱高世安、楊明龍
點下放大 材料:黃菊花、玉竹各10克。
功效:黃菊花疏散風熱、益陰明目,玉竹養陰潤燥、生津利肺。
做法及用法:材料置於杯中加500c.c.熱水、燜泡5分鐘後即可飲用,當天喝完,可天天服用。
點下放大 材料:穀精草5克、枸杞15克。
功效:穀精草疏風散熱、緩目赤腫痛,枸杞補肝腎、益氣明目。
做法及用法:材料加500c.c.水以大火煮開後熄火、蓋上蓋子燜約5分鐘,當天喝完,可天天飲用。
點下放大 位置:鼻樑與內眼角交界凹陷處。
功效:幫助代謝,紓緩眼睛乾澀、消除疲勞。
按法:以指腹按壓,每次約10~15下,想到就隨時按。
點下放大 材料:水梨切片3片、甘蔗汁500c.c.。
功效:水梨潤肺止渴、緩咽乾口燥,甘蔗汁滋陰生津、潤燥解渴。
做法及用法:甘蔗汁倒於鍋中以小火煮開後熄火,放入水梨片後服用,當天喝完,可天天飲用。
點下放大 材料:羅漢果1/4顆、石斛10克。
功效:羅漢果補脾潤肺、生津化痰,石斛養陰清熱、益胃生津。
做法及用法:材料加500c.c.水,以大火煮開後熄火即可飲用,於當天喝完,可天天服用。
點下放大 位置:無名指與小指指縫間關節凹陷處。
功效:疏經活絡、解熱生津,緩喉痛、口乾舌燥。
按法:以指腹按壓,每次10~15下,想到就隨時按。
點下放大 中醫師 張家蓓
秋天宜吃胡蘿蔔、山藥、核桃、黑豆漿等食物,幫助潤燥生津,調理眼乾、口燥不適,大蒜或油炸、辛辣食物則易上火、加速津液耗損,應少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