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醫師楊志雄表示,換季天氣變化快,易讓皮膚來不及調節、適應而過敏,異位性及脂漏性皮膚炎也會復發,於臉部、身體等部位出現乾澀、紅疹、搔癢、脫屑等症狀,每到換季求診的患者普遍會增約3成,應避免過度清潔、去角質,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同時要加強保濕、修復,提升皮膚屏障力。
使用霜狀保濕品
楊志雄醫師指出,入秋天氣漸乾,表皮會因此受損使水分、油脂容易散失,擦保濕乳時建議選含神經醯胺、維生素B5等成分且質地為霜狀的產品,以達較好的潤澤、修護效果,除了早晚各擦1次,需長時間待冷氣房、皮膚易乾者可於中午多擦1次,晚上洗澡後在皮膚仍有些許水分時塗抹保濕乳,幫助鎖住水分,而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若乾癢情況嚴重,擦乳霜也無法紓緩時,則改用油脂比例更高的凡士林改善。
少吃刺激性食物
除了保濕,楊志雄醫師提醒,秋冬清潔皮膚宜溫和,皮膚易敏感者勿去角質及用含果酸、水楊酸等酸性成分的洗顏品及沐浴乳,選用不含皂性成分的清潔品為宜,水溫則較體溫稍高就好。此外,當皮膚過敏、發炎宜速就醫,由醫師依病況開立外用類固醇藥膏或口服抗組織胺藥物來消炎,並避免吃帶殼海鮮、辛辣口味及酒精等具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增加血液、皮膚中的過敏物質組織胺釋放,使症狀惡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