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涼時節,中醫師張家蓓表示,近1個月因感冒求診的人數,較之前增加約2~3成,而此波感冒普遍屬風寒型,因忽冷忽熱、氣溫逐漸下降,使身體來不及適應、肺氣運化失調所導致,症狀為咳嗽、怕冷、頭痛、鼻涕偏青色、痰稀、肩頸痠痛、拉肚子及喝熱開水鼻水會更多等,若有發燒溫度則在38℃以上。
蔥薑 助發汗散寒
避免感冒,中醫師張家蓓指出,除注意作息正常、多喝溫水外,還要從柑橘類、紅蘿蔔、木瓜、南瓜等蔬果補充維生素C、A等營養素,幫助提升免疫力及修復呼吸道黏膜,減少病毒侵犯機會,平時及當出現頭痛、鼻塞、肩頸痠痛等初期感冒症狀時,可於烹調食物時加薑、蔥、紫蘇等溫性的辛香料,如白蘿蔔湯煮好後加入切段的蔥白,有助散風寒、發汗,或取能溫肺、袪風散寒的生薑10片加5克紅糖,加500c.c.沸水調勻並燜泡3~5分鐘後飲用,每天1杯。
按穴位 紓緩不適
若感冒超過5天~1周,過了急性發炎期、已退燒但仍有咳嗽、痰多等,張家蓓中醫師建議服用中藥調理,咳嗽伴隨痰多問題者,以陳皮、半夏等來理氣化痰、鎮咳,無痰偏乾咳者則用杏仁、百合等,幫助潤肺、止咳平喘,並按後頸近髮際線凹陷處的風池穴、脊椎與肩膀連線交叉處的大椎穴及膝蓋外側凹陷往下4指寬處的足三里穴,達疏風解熱、調理肺氣及增免疫力等效果,皆以指腹按壓,每次10~15下,想到就隨時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