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Google 快訊 - 肥胖

Google
肥胖
每日更新 2016年12月13日
新聞
國衛院發現抑制肥胖的關鍵基因dusp6,經動物實驗證實,若發展成腸道菌株,有助於增加熱量消耗,吃高熱量食物也不發胖,甚至能減重。研究發表在國際 ...
Google Plus Facebook Twitter 標記為不相關
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自2012年起投入相關資源,利用基因剔除小鼠建立高脂飼料誘導肥胖之動物模式,研究宿主如何調控腸道菌相平衡,希望藉此找到 ...
Google Plus Facebook Twitter 標記為不相關
國衛院免疫醫學團隊耗時四年,研究並證明特定腸道菌相能有效增加宿主能量消耗,而達到抑制飲食所引起肥胖的效果,最新研究成果於今年11月已發表在 ...
Google Plus Facebook Twitter 標記為不相關
人體微生物群系」在維持健康扮演重要角色,與人體形成一種共生關係,其中,腸道菌相的平衡,與肥胖代謝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癌症與精神及神經退化等 ...
Google Plus Facebook Twitter 標記為不相關
本內容由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提供2016年美國肥胖週會議上,美國紐約州立大學Jungwon Min教授公佈的一項研究顯示,獨生子女發生超重和肥胖的機率 ...
Google Plus Facebook Twitter 標記為不相關
傳統上,總認為要盡量延後嬰幼兒添加副食品的時間,但是近年來的發現證明那是錯的!太晚或太早添加副食品,容易導致許多將來的問題。如:肥胖、過敏 ...
Google Plus Facebook Twitter 標記為不相關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專研肝病的楊培銘醫師指出, 「肥胖」是脂肪肝最常見原因 。尤其現在台灣人吃得好又吃得多,肥胖問題愈來愈嚴重。體重過重、意即 ...
Google Plus Facebook Twitter 標記為不相關
高承源表示,目前醫界認為,dusp6基因與癌症、代謝疾病、肥胖等疾病有關,每個人都有dusp6基因,不可能為了減重剔除此基因。研究團隊找到三至五種 ...
Google Plus Facebook Twitter 標記為不相關
除了成人慢性病問題,兒童肥胖狀況也日益嚴重,根據教育部統計每3位學童就有1位過重或肥胖。因此為教導學童健康觀念,並邀學童成為糾察隊一起監督 ...
Google Plus Facebook Twitter 標記為不相關
... 質量指數)≧35且合併因肥胖引起的疾病,或BMI超過40,對健康已經形成危害等病態性肥胖及糖尿病患者,經由專業醫師評估後才會建議做減重手術。
Google Plus Facebook Twitter 標記為不相關
網頁
研究:抑制肥胖要剔除Dusp6基因
特定的腸道菌相,可抑制飲食所引起的肥胖!國衛院免疫醫學中心助研究員高承源等人領導的團隊,在動物實驗研究中發現,剔除...
Google Plus Facebook Twitter 標記為不相關
肥胖者福音國衛院找到減肥細菌
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今天舉辦記者會,計畫主持人高承源表示,腸道細菌環境的平衡與人體肥胖代謝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癌症與精神及神經 ...
Google Plus Facebook Twitter 標記為不相關
國衛院研究:細菌療法肥胖與代謝症候群露曙光
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結合各專家組成的跨領域團隊,歷時四年研究發現,特定腸道菌相,能有效增加宿主能量消耗而達到抑制飲食所引起肥胖 ...
Google Plus Facebook Twitter 標記為不相關
您訂閱了 Google 快訊,因此收到這封電子郵件。
RSS 透過 RSS 動態消息接收這項快訊
提供意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