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UDN健康醫藥: 慢性疲勞形成有生理、心理、營養及綜合因

UDN健康醫藥
健康醫藥:精選不可不知的醫療常識以及最hot的生活議題,分為「健康話題」、「醫藥中心」、「美容兩性」、「生活話題」、「環保生態」等單元。
慢性疲勞形成有生理、心理、營養及綜合因
Jul 21st 2011, 04:02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慢性疲勞症可分為不同型態的身體倦怠警訊。中醫師李明哲表示,慢性疲勞症的分類上,大致上可分為包括生理性、心理性、營養性以及混合以上類型的倦怠問題。一些日常生活習慣差的族群,是高危險群,應注意防範。

中醫師李明哲表示,慢性疲勞症的分類,「生理性倦怠」常見因工作過度、運動過量、睡眠不足、失眠、節食、減肥等所造成身體體力不支所導致。「心理性倦怠」大多是因憂鬱、焦慮、適應不良障礙等精神問題所導致;「營養性倦怠」主要是因某些營養素攝取不足而造成,如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B群。以及「混合型倦怠」,則是混合以上三種原因的兩種以上所造成的影響。

醫師指出,慢性疲勞症的常見族群,包括有長期處在某種精神壓力底下。有精神疾病,如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等。還有,不良的生活型態,如熬夜、日夜顛倒、飲食不均衡、運動太少或太多。患有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高脂血症等,或是癌症久病。睡眠異常如失眠、多夢、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藥物濫用、長期酗酒等影響。

慢性疲勞可能出現脾腎氣虛問題。中醫師李明哲表示,門診中一名30多歲的男性患者,出現長期疲倦已經有數月的時間,經常感覺上班十分疲憊,甚至還影響到性能力。臨床上可見臉色蒼白,舌苔薄白,脈細弱等,研判是屬於「脾腎氣虛」症候,可配合中醫補脾腎調養。

中醫師李明哲表示,這名30幾歲的男性患者,長期疲倦症狀大約陸續超過四個月以上,上班經常感覺很累,有時補眠延長睡眠時間仍感覺很疲勞,還影響到性能力,夫妻房事生活無力,力不從心。患者伴隨臉色蒼白,聲音低沉較沒有活力,舌頭胖大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弱。

李醫師表示,研判診斷為「脾腎氣虛」證,針對這名患者,處方給予六味地黃丸、補氣類藥方黃耆等,還有升麻、菟絲子等入方,經過治療半個月後,病人反應工作已經不會再疲倦,夫妻房事生活也有所改善。

也提醒患者,生活中也應配合固定的運動,才能強化體力正常化。再經過一段時間調養後,症狀幾乎都消失了。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