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UDN健康醫藥: 中風偏癱 針刺隱白穴有助恢復下肢肌力

UDN健康醫藥
健康醫藥:精選不可不知的醫療常識以及最hot的生活議題,分為「健康話題」、「醫藥中心」、「美容兩性」、「生活話題」、「環保生態」等單元。
中風偏癱 針刺隱白穴有助恢復下肢肌力
Jul 21st 2011, 04:01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風偏癱可應用針刺療法調理,改善下肢活動。中醫師林文彬表示,中風偏癱可針對「隱白穴」採針刺療法,對患者下肢肌力的恢復可取得一定的幫助。

中醫師林文彬表示,隱白穴位置在腳大拇指甲底部,靠身體內側邊邊的地方往身體移2公厘處;屬於足太陰脾經的起點。隱白穴穴道針刺療法,方式是按一般井穴速刺法略加撚轉,大拇指向前撚,直到引起患腿發生縮腿反射為止。根據病情,可配合每天或隔天針刺1次。對於偏癱患者,下肢肌力的恢復,有所幫助。

林醫師表示,門診中曾有一名58歲的中年男性患者,是一名工人,有一天晨起開門時突然感到身體發麻不支,之後猝然昏厥,隨後口眼喎斜,言語不清。患者症候還有排便祕結,小便頻數,舌苔膩,舌根微黃,脈象弦勁兼滑,左側肢體失用,手腳拘急,影響行走。

因此,針對這名患者配合穴道刺激治療,應用隱白穴針刺法,經過治療3次後,頭昏狀況已經減輕,脈稍微和緩下來,血壓也較下降,同時患者在晚上睡覺時,下肢已經能收縮活動;再經過4次治療後,腳已經能藉由柺杖試著步跛行;之後持續此法治療,在經過12次治療後能已經可不需要柺杖慢慢行走,運動功能逐漸恢復,之後血壓維持穩定而終於痊癒。

中風恢復期與後遺症期,可配合穴道「靳三針療法」;中醫師林文彬表示,這個時期的患者,多表現為經絡空虛或痺阻,氣血不和。因此在針炙治療時,多以調和經脈,疏通氣血為主。主穴主要取偏癱對側顳三針、四神針,再隨症進行加減取穴。

中醫師林文彬表示,針對半身不遂的問題,上肢部分可選取肩三針、手三針、內關穴;下肢部分,可取足三針、環跳、委中、絕骨穴。四肢穴位都採用瀉法,以達到肢體抽動為止,大約留針20~30分鐘。而口眼喎斜患者,可加選面三針、陽白、風池穴。針風池穴時,向對側或同側口角方面斜刺,進行強刺激,使局部痠脹,並向頭頂、顳部、前額和眼擴散。

針對出現語言、說話有障礙的患者,可選取舌三針、風府透啞門穴。針舌三針時,用提插撚轉手法使針感向舌根或口腔、頰部放散,讓患者咽喉部等有發熱、麻脹等感覺為佳。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